(编辑:jimmy 日期: 2025/1/16 浏览:2)
先看视频,后面我告诉你真相。
演讲视频:
有价值比如一个书单,一个游戏攻略,一个下载地址。都可以解释说叫对我有用。比如有个微博叫APP菌,他就是每天在推荐好玩的APP。大家也不在乎他是不是广告,都非常爱转,因为这玩意儿对我有用,这东西基本是就可以理解为早期的简报。包括成功学和鸡汤,对他来说,都是叫“对我有用”,尤其是那些二三线城市的人,和那些刚刚进城务工的人。对于刚刚进城务工的人来说,他们是有文化需求的,但他们并不能分辨什么是好文化,什么是坏文化。心灵鸡汤和成功学对他们来说就是文化。第三个半,是如此简单,就是转发抽奖。我们来重新看一下,这三个半原因,第一叫新闻乐见,就是这人过得比我惨;第二,感同身受,说的就是我;第三,叫MARK一记,这玩意儿对我有用;第三个半,转发抽奖。我们自己做内容的时候,都会卡一下是否符合以上一个或两个的内容的点,如果一个都不沾的话,我们就会判断,一定火不起来。大家有没有发现,这些原则都在讲一个关键词,比我惨,对我有用,跟我一样,这里核心词就是一个我字。你会发现,网民们都自私极了,这也是网民为什么会喜欢SNS的原因,因为这里他会释放很大的权利,他是这里唯一的国王。大家可以关注、评论、转发,我想关注你,就关注你,我喜欢你,就可以转发支持你,不喜欢你就可以评论骂你,我都会关注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,我根本不会去看一些新闻网站。因为我喜欢的东西,在社交媒体上都有人转发来给我看了。而那些看似不追求个人利益,忠心耿耿的老管家就不会存在。事实情况通常是,不注重个人感受的人根本就不存在,这些老管家要么是个贪污犯,比如大宅门里的老管家;要么是个地下党,比如北平无战事里的老管家。每个人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面,在每个小圈子里,他又扮演着他的分工,他身上有些标签。尤其是对那些他在乎的人来说,他需要成为他想成为的人,这就是他的标签。比如说我是某某粉丝,我喜欢某个明星,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真正的脑残粉,而是通过我喜欢谁这个标签,来标示自己,来展现我有什么特质。我喜欢摇滚,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伪摇滚,只是通过我喜欢摇滚来证明我很ROCK。比如我通过喜欢文艺电影来证明我很文艺,通过转发最新的段子来证明我很有趣很好玩。当然不可否认你真有喜欢的部分,可是不可否认,你在通过自己的喜欢来表达和产生你自己的优越感。其实非主流也是,在他们的圈子里,他们就通过这样的方式,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勇敢、叛逆。只是受困于眼界和审美的区别呢,他选择这个方式。比如说图上这三个少年,他们走在大街上,所有的人都在看着他,他内心这种老子根本就不在乎你们的看法这种。他想表达的是:我很勇敢,你们都不敢。就这种情况下,他们是有优越感的。他们想成为这样的人。所以呢,社交媒体特别容易去展示你的标签,放大你的标签,反复你的标签,隐藏你不想要的标签。他会特别容易的把你展现成一个你想成为的人,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很难。所以我们在平时去做内容的时候,或者去设计产品的时候,就要想我有没有替阅读者和使用者考虑,为他考虑了什么问题,替他表达了什么,给他贴上一个什么标签?如果你有意识的在做内容或设计产品,哪怕你做的不够好,但也不会太差。但是,迎合网民会变low吗?我不这么看,倒是很乐观,比如说200多年前,欧洲的识字率不足10%,有欣赏能力、发声能力和购买能力的人,连百分之十的百分之十都不到,也就是说,当时的所有广告也好、文学创作也好,是迎合了百分之一的人。大浪淘沙下来的自然是好东西,而我们现在的中国人,全部识字也不过几十年,现在每个人都有权去决定下载量、点击量、转发量,但是他们进步很快,他们是在进步的。比如你去翻翻自己QQ空间或人人,绝对会看到一个自己一定不会转的内容。而我们的父母,他们刚刚进入朋友圈,他们就在转发这样的东西。并不是说他们就喜欢这样的东西或者认为这东西是对的,而是他们还没看够,这些东西五花八门,特别容易迷惑人。不是我们不信了,而是我们笨过,现在又变聪明了。心灵鸡汤也不是我们不爱喝,而是喝得太多,喝饱了。像现在骂那些砸日本车的人越来越多,无脑抵制日货的日越来越少。地震的时候骂人的越来越少,帮忙的人越来越多。现在出事,能判断出是不是谣言的人也越来越多。比如前几天那个骆驼跪下那个事儿。大家有没有发现,像《我是歌手》这样的节目里面,他给资深的贝斯手、架子鼓手都抖标注上名字。这个时代,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有实力的人了,像《北平无战事》这个电视剧,这两天刚刚完结,从商业上来说他几乎一无是处,几乎全是男性,在一个屋子里讲话讲一两集,复杂的机构名称。但是他通过数据来表明,他最后的结果是高于大家预期的。因为他是好东西,他的生命周期会非常长,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一样,其实已经二十年了,现在还在赚钱。大家现在做内容,觉得网民好像不喜欢好东西。我其实是觉得,是因为没有好内容出现。现在做内容的人,怕市场就像怕广电总局审查一样进行自我阉割。他把他们以为大家会喜欢的东西塞进去,把他以为大家不喜欢的东西拿掉,他们是在迎合和媚俗,反而做不出好东西来。其实网民是有审美能力的,只要你做出好东西来,网民是可以接受的。总而言之,网民是自私的,同时网民是在进步的。网民需要越来越好的内容来证明自己的品位,这是一个空前巨大的机会。你想,有几亿的网民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品位,需要通过更好的品位来证明自己在圈子里的优越感。现在,全国只有几千家公司在做这样的事情,有几万个原创作者在创作好的故事,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好故事,而理直气壮地去表达我喜欢这些好故事,也是我们这些希望通过自己的喜好来展示优越感的人最大的幸福。
有价值
比如一个书单,一个游戏攻略,一个下载地址。都可以解释说叫对我有用。
比如有个微博叫APP菌,他就是每天在推荐好玩的APP。
大家也不在乎他是不是广告,都非常爱转,因为这玩意儿对我有用,
这东西基本是就可以理解为早期的简报。
包括成功学和鸡汤,对他来说,都是叫“对我有用”,尤其是那些二三线城市的人,
和那些刚刚进城务工的人。对于刚刚进城务工的人来说,他们是有文化需求的,
但他们并不能分辨什么是好文化,什么是坏文化。心灵鸡汤和成功学对他们来说就是文化。
第三个半,是如此简单,就是转发抽奖。
我们来重新看一下,这三个半原因,
第一叫新闻乐见,就是这人过得比我惨;
第二,感同身受,说的就是我;
第三,叫MARK一记,这玩意儿对我有用;
第三个半,转发抽奖。
我们自己做内容的时候,都会卡一下是否符合以上一个或两个的内容的点,
如果一个都不沾的话,我们就会判断,一定火不起来。
大家有没有发现,这些原则都在讲一个关键词,比我惨,对我有用,跟我一样,这里核心词就是一个我字。
你会发现,网民们都自私极了,这也是网民为什么会喜欢SNS的原因,因为这里他会释放很大的权利,他是这里唯一的国王。
大家可以关注、评论、转发,我想关注你,就关注你,我喜欢你,就可以转发支持你,
不喜欢你就可以评论骂你,我都会关注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,我根本不会去看一些新闻网站。
因为我喜欢的东西,在社交媒体上都有人转发来给我看了。
而那些看似不追求个人利益,忠心耿耿的老管家就不会存在。
事实情况通常是,不注重个人感受的人根本就不存在,这些老管家要么是个贪污犯,
比如大宅门里的老管家;要么是个地下党,比如北平无战事里的老管家。
每个人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面,在每个小圈子里,他又扮演着他的分工,他身上有些标签。
尤其是对那些他在乎的人来说,他需要成为他想成为的人,这就是他的标签。比如说我是某某粉丝,我喜欢某个明星,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真正的脑残粉,
而是通过我喜欢谁这个标签,来标示自己,来展现我有什么特质。
我喜欢摇滚,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伪摇滚,只是通过我喜欢摇滚来证明我很ROCK。
比如我通过喜欢文艺电影来证明我很文艺,通过转发最新的段子来证明我很有趣很好玩。
当然不可否认你真有喜欢的部分,可是不可否认,你在通过自己的喜欢来表达和产生你自己的优越感。
其实非主流也是,在他们的圈子里,他们就通过这样的方式,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勇敢、叛逆。
只是受困于眼界和审美的区别呢,他选择这个方式。
比如说图上这三个少年,他们走在大街上,所有的人都在看着他,
他内心这种老子根本就不在乎你们的看法这种。
他想表达的是:我很勇敢,你们都不敢。
就这种情况下,他们是有优越感的。他们想成为这样的人。
所以呢,社交媒体特别容易去展示你的标签,
放大你的标签,反复你的标签,隐藏你不想要的标签。
他会特别容易的把你展现成一个你想成为的人,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很难。
所以我们在平时去做内容的时候,或者去设计产品的时候,就要想我有没有替阅读者和使用者考虑,
为他考虑了什么问题,替他表达了什么,给他贴上一个什么标签?
如果你有意识的在做内容或设计产品,哪怕你做的不够好,但也不会太差。
但是,迎合网民会变low吗?
我不这么看,倒是很乐观,比如说200多年前,欧洲的识字率不足10%,有欣赏能力、发声能力和购买能力的人,
连百分之十的百分之十都不到,也就是说,当时的所有广告也好、文学创作也好,是迎合了百分之一的人。
大浪淘沙下来的自然是好东西,而我们现在的中国人,全部识字也不过几十年,
现在每个人都有权去决定下载量、点击量、转发量,但是他们进步很快,他们是在进步的。
比如你去翻翻自己QQ空间或人人,绝对会看到一个自己一定不会转的内容。
而我们的父母,他们刚刚进入朋友圈,他们就在转发这样的东西。
并不是说他们就喜欢这样的东西或者认为这东西是对的,而是他们还没看够,这些东西五花八门,特别容易迷惑人。
不是我们不信了,而是我们笨过,现在又变聪明了。心灵鸡汤也不是我们不爱喝,而是喝得太多,喝饱了。
像现在骂那些砸日本车的人越来越多,无脑抵制日货的日越来越少。
地震的时候骂人的越来越少,帮忙的人越来越多。现在出事,能判断出是不是谣言的人也越来越多。比如前几天那个骆驼跪下那个事儿。
大家有没有发现,像《我是歌手》这样的节目里面,他给资深的贝斯手、架子鼓手都抖标注上名字。
这个时代,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有实力的人了,像《北平无战事》这个电视剧,
这两天刚刚完结,从商业上来说他几乎一无是处,几乎全是男性,在一个屋子里讲话讲一两集,复杂的机构名称。
但是他通过数据来表明,他最后的结果是高于大家预期的。
因为他是好东西,他的生命周期会非常长,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一样,其实已经二十年了,现在还在赚钱。
大家现在做内容,觉得网民好像不喜欢好东西。我其实是觉得,是因为没有好内容出现。现在做内容的人,
怕市场就像怕广电总局审查一样进行自我阉割。他把他们以为大家会喜欢的东西塞进去,把他以为大家不喜欢的东西拿掉,他们是在迎合和媚俗,
反而做不出好东西来。其实网民是有审美能力的,只要你做出好东西来,网民是可以接受的。
总而言之,网民是自私的,同时网民是在进步的。网民需要越来越好的内容来证明自己的品位,这是一个空前巨大的机会。
你想,有几亿的网民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品位,需要通过更好的品位来证明自己在圈子里的优越感。
现在,全国只有几千家公司在做这样的事情,有几万个原创作者在创作好的故事,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好故事,
而理直气壮地去表达我喜欢这些好故事,也是我们这些希望通过自己的喜好来展示优越感的人最大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