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编辑:ng 日期: 2025/1/16 浏览:2)
“爸妈操劳了一辈子,老了该享享清福了。”这是很多子女的想法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学专家余毅震教授表示,子女的好心未必能收到好结果,很多时候,所谓的“享清福”,反而会让老人失去生活的乐趣和价值感,有损老人健康,老了有点事做,会让老人更有存在感。
老人有点事做好过“享清福”无事可做让老教师成天发呆
张老师退休后,并未离开钟爱的讲台。他被一家民营学校返聘,依然每天讲课,还利用周末时间给学生义务辅导。
张老师有咽炎的职业病,女儿每次见老父亲时不时地咳嗽,非常心疼,总劝他别干了。一开始,张老师还对女儿的话置之不理,后来架不住女儿的眼泪,只好彻底告别了学校,回家休养。
张 老师闲在家里无事可做,生活一下子失去了目标,每天除了看看书和电视,剩下的只有发呆,咽炎的老毛病没见好,反而多了心慌、气短、记忆力下降等新问题。有 一天,女儿回家一开门看到父亲坐在阳台上,一脸憔悴,目光呆滞。她这才反思:“老爸为学生操了半辈子心,我本想让他享享清福,为自己活着。没成想,享清福 竟让父亲如此痛苦。”
被迫“享清福”有损老人健康
按照多数人的理解,享清福就是吃好、穿好、住好、玩好,不用做任何事。于 是,有的儿女包办父母的一切,从吃穿住行管到兴趣爱好,从交了什么样的朋友,管到有没有“梅开二度”。有的年轻人在大城市安了家,就马上把父母接来身边, “毫不顾及老人的想法和感受,导致老人成了‘笼中鸟’,整日憋在家里无所事事,苦闷无比。”余毅震教授表示,子女们可能忽略了,享清福重在要让老人有幸福 感。
前面提到的张老师,他最大的幸福就是教书育人。许多生活在农村的老人,最大的幸福就是守着老屋和一亩三分地,忙时种种地,闲时到左邻右 舍串个门。城市里虽然有快捷的电梯、现代化的厨房、四季如春的空调,却少了能听懂的乡音、清新的泥土味和伴随朝阳的鸡叫。对这些老人而言,被困在“钢铁森 林”里,谈不上幸福。还有的老人想帮子女带带孙辈,享受天伦之乐,也被拒绝,名义上还是“享清福”。
余毅震教授说,这些被迫“享清福”的 老人,整日无所事事,不能发挥余热,精神支柱倒了,失去了生活方向,没有了热情和活力。外向的老人会表达出不满,但可能导致两代人发生冲突,闹得家庭不和 睦;内向的老人则会默默承受子女的“好意”,日久会萎靡不振,郁郁寡欢,进而导致免疫力下降,容易出现老年抑郁症、老年痴呆症等情况。
老人有事做更有存在感归属感
“真正的‘享清福’,就是顺应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,摸清爸妈的精神需求,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,老人会觉得更有存在感和归属感。”余毅震教授提醒为人子女者,衣食无忧固然是福,但内心快乐与充实才是更高的心理需求。
他表示:老人喜欢住乡下,就让他们住乡下,时常去看看他们就好;老人喜欢搓麻将,就由着他,适时端上一杯茶,提醒老人注意休息;老人想帮着带孩子,就尽量让祖孙同乐,有育儿观念冲突要好好商量。
想 要继续工作的老人,一方面,要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身体状况,去发挥余热,能令身心保持在积极状态,充满价值感,身体的运转会处在良性循环里。另一方 面,不排除有的老人过度操劳,甚至朝九晚五地上下班,承受巨大的压力,可能会把身体压垮。因此,子女要做“润滑剂”,协助父母调节工作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