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O 经验总结

(编辑:jimmy 日期: 2025/1/19 浏览:2)

1.从博客来的反链对google排名影响大。从论坛来的反链对百度排名影响大。制作反接方法是:前面是带链接的文本描述,后面再加上网址。

2.外部的反响链接不要一下增加很多,要定时定量的增加。

3.网站内部SEO的主要操作重点地方:标题,链接命名,链接深度,文章内容,文章标题,文章内部锚文本链接,文章标签,网页底部和顶部的写法,代码。

4.在网站没有很充实内容时提交搜索引擎。提交时网站在架构做好,内容不多时提交。不要有大量内容,不要有重复内容。每天提交内容。搜索引擎喜欢小的,有潜力的网站。

5.每星期都尽量更新网站地图。

6.收录速度的决定因素:内容频繁更新,外部高质量链接。

7.增大收录量:百度对不喜欢采集的,要做伪原创。每天内容要不定时但定量更新。

8.避免K站:收录量和外链的多少匹配。收录多了以后,在大量的增加外链。

9.限制某些内容抓取。比如后台管理的地址就要屏蔽搜索引擎抓取。

10.从快照日期看哪些内容已经老了。先限制抓取,然后再删除。

11.做之前把关键词和关键词组列出来。寻找关键字的方法:百度指数: http://index.baidu.com/百度相关搜索,百度竞价词语。GOOGLE:热榜: http://www.google.cn/rebang/home

12.每个页面的关键字在20个以内。页面展示30%之内。

13.每个页面都有多个长尾关键字。部署3-5个。最好页面围绕长尾关键字做。通过文章内容作长尾关键字。

14.首页标题的字数,只往上加,不减。

15.文章标题是页面标题的一部分,这样页面标题的关键字就放的多了。

16.把好内容的放在网页的前面和左侧。

17.h标签强调关键词内容。重要关键词h1只能出现一次,流量关键词h2,长尾关键词h3能多次出现。

18.keywords关键词写5,6个就可以了。最多10个词,字数25个以内。

19.《meta name=“description”描述:就是把关键词串起来的一段话。

20.每个图片的alt标签都要有,但不能一样。

21.文章的标签重要。而且也能对图片起提示作用。

22.单页面优化:每个页面的标题必须不同。关键字和描述也基本不一样。

23.页面链接在100以内,多了屏蔽掉。标题20以内,描述50以内。

24.站内有关键字的链接要做成导向相关内容的导出链接。

25.有分类时,最好用分类的拼音做这个分类的域名。

26.新内容要在前。容易被抓取。

27.域名要使用“/”结尾的域名,能增加这个域名的pr。比如www.jb51.net/index.html 就不如www.jb51.net好。

28.文章标题带有关键词。作用很大。

29.文章字数多时要分页,第段100-150个字,一定带关键词,要带上锚文本链接。文章结尾要写上作者,版权等。最后加上标签。

30.每段里的同样的关键词只链接一次,关键字的链接指向相关的地方,增加微通道。每段里面增加1.2个关键字链接。

31.现在文章内的链接权重大,比如软文就是很好的东西。

32.页面左侧放新发布的文章。

33.在白天发布文章,时间不定。但每天文章数的频率一样。

34.文章页面中有相关的链接。相关文章或者栏目的链接。

35.起一个奇怪的名字,在百度百科创建词条,能有很大的收获。

36.多域名指向一个网站要用301转到一个站,不带www的301转到带www的。

37.把栏目里的“更多”改成“查看更多图片”等带关键字的词语。而且是把链接加在“图片”等关键字上面。

38.品牌词前面加上一个修饰的属性词语。用这个属性词作为锚文本链接。

39.避免使用大量完全相同的锚文本,要使用同义词。不要把大量的锚文字指向同一个页面,指向权重集中的页面。

40.新站的链接不要多。30.40个。找高质量的外链。

41.外部链接最好链接首页,找不到首页就要和本站内容一样的相关页面的链接

42.外链的方法。锚文本改成做关键字,而不是网站公司的名称。

43.看竞争对手的链接。目标网站的反链。好博客的链接。赞助活动得链接。去他的博客看博客链接。网站后面带一个博客。在维基百科等发链接。

44.链接诱饵。能引起讨论的话题,天涯论坛等。低俗内容等。网络书签???

45.用雅虎查反相链接。用google管理员工具查反链。

46.如何搜索引擎不收录,可以用空的robots.txt 来尝试。
一句话新闻
Windows上运行安卓你用过了吗
在去年的5月23日,借助Intel Bridge Technology以及Intel Celadon两项技术的驱动,Intel为PC用户带来了Android On Windows(AOW)平台,并携手国内软件公司腾讯共同推出了腾讯应用宝电脑版,将Windows与安卓两大生态进行了融合,PC的使用体验随即被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