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adoop中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工作机制讲解

(编辑:jimmy 日期: 2025/2/25 浏览:2)

1)流程

Hadoop中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工作机制讲解

2)FSImage和Edits

nodenode是HDFS的大脑,它维护着整个文件系统的目录树,以及目录树里所有的文件和目录,这些信息以俩种文件存储在文件系统:一种是命名空间镜像(也称为文件系统镜像,File System Image,FSImage),即HDFS元数据的完整快照,每次NameNode启动的时候,默认会加载最新的命名空间镜像,另一种是命令空间镜像的编辑日志(Edit log)。

FSImage文件其实是文件系统元数据的一个永久性检查点,但并非每一个写操作都会更新这个文件,因为FSImage是一个大型文件,如果频繁地执行写操作,会使系统运行极为缓慢。解决方案是NameNode只将改动内容预写日志,即写入命名空间镜像的编辑日志.随着时间的推移,编辑日志会变得越来越大,那么一旦发生故障,将会话费非常多的时间来回滚操作,所以就像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一样,需要定期地合并FSImage和编辑日志。如果由NameNode来做合并操作,那么NameNode在为集群提供服务时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,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,SecondaryNameNode应允而生。

3)第一阶段:namenode 启动

  • (1)第一次启动 namenode 格式化后,创建 fsimage 和 edits 文件。如果不是第一次启动,直接加载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到内存。
  • (2)客户端对元数据进行增删改的请求。
  • (3)namenode 记录操作日志,更新滚动日志。
  • (4)namenode 在内存中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。

4)第二阶段:Secondary NameNode 工作

  • (1)Secondary NameNode 询问 namenode 是否需要 checkpoint。直接带回 namenode 是否检查结果。
  • (2)Secondary NameNode 请求执行 checkpoint。
  • (3)Secondary NameNode引导namenode 滚动更新编辑正在写的 edits 日志。
  • (4) Secondary NameNode载入FSImage文件,回放编辑日志,将其合并到FSImage,将新的FSImage文件压缩后写入磁盘。
  • (5)拷贝 fsimage到 namenode。
  • (6)namenode 将 fsimage重新命名成 fsimage。

默认情况下,该过程每小时发生一次,或者当NameNode的编辑日志文件到达默认的64MB也会触发。

总结

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,谢谢大家对的支持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下面相关链接

一句话新闻
一文看懂荣耀MagicBook Pro 16
荣耀猎人回归!七大亮点看懂不只是轻薄本,更是游戏本的MagicBook Pro 16.
人们对于笔记本电脑有一个固有印象:要么轻薄但性能一般,要么性能强劲但笨重臃肿。然而,今年荣耀新推出的MagicBook Pro 16刷新了人们的认知——发布会上,荣耀宣布猎人游戏本正式回归,称其继承了荣耀 HUNTER 基因,并自信地为其打出“轻薄本,更是游戏本”的口号。
众所周知,寻求轻薄本的用户普遍更看重便携性、外观造型、静谧性和打字办公等用机体验,而寻求游戏本的用户则普遍更看重硬件配置、性能释放等硬核指标。把两个看似难以相干的产品融合到一起,我们不禁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好奇:作为代表荣耀猎人游戏本的跨界新物种,它究竟做了哪些平衡以兼顾不同人群的各类需求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