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解Django框架中的视图级缓存

(编辑:jimmy 日期: 2025/9/21 浏览:2)

更加颗粒级的缓存框架使用方法是对单个视图的输出进行缓存。 django.views.decorators.cache定义了一个自动缓存视图响应的cache_page装饰器。 他是很容易使用的:

from django.views.decorators.cache import cache_page

def my_view(request):
  # ...

my_view = cache_page(my_view, 60 * 15)

也可以使用Python2.4的装饰器语法:

@cache_page(60 * 15)
def my_view(request):
  # ...

cache_page 只接受一个参数: 以秒计的缓存超时时间。 在前例中, “my_view()” 视图的结果将被缓存 15 分钟。 (注意: 为了提高可读性,该参数被书写为 60 * 15 。 60 * 15 将被计算为 900 ,也就是说15 分钟乘以每分钟 60 秒。)

和站点缓存一样,视图缓存与 URL 无关。 如果多个 URL 指向同一视图,每个视图将会分别缓存。 继续 my_view 范例,如果 URLconf 如下所示:

urlpatterns = ('',
  (r'^foo/(\d{1,2})/$', my_view),
)

那么正如你所期待的那样,发送到 /foo/1/ 和 /foo/23/ 的请求将会分别缓存。 但一旦发出了特定的请求(如: /foo/23/ ),之后再度发出的指向该 URL 的请求将使用缓存。

一句话新闻
Windows上运行安卓你用过了吗
在去年的5月23日,借助Intel Bridge Technology以及Intel Celadon两项技术的驱动,Intel为PC用户带来了Android On Windows(AOW)平台,并携手国内软件公司腾讯共同推出了腾讯应用宝电脑版,将Windows与安卓两大生态进行了融合,PC的使用体验随即被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。